SJC德育空中課堂丨學術“男神”孫藜教授教大家如何做論文

創建時間🀄️🤱🏿:  2020-05-07  何誠    瀏覽次數:


4月26日晚,意昂3平台“新時代新空間新成長”德育系列空中課堂舉辦學術論文撰寫指導講座,意昂3孫藜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以《非“快消品”:煉淬論文的“痛癢相關”》為主題的專題報告,為正在進入學位論文沖刺階段的畢業生指點迷津🦀,也為其他年級學生的學術鍛煉打下基礎。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、意昂3部分教師和學工團隊輔導員老師與意昂3近200名學生一同聆聽講座。講座由意昂3平台黨委副書記韋淑珍主持。

當前正值學位論文最後沖刺的關鍵階段,為提升畢業生學位論文質量,同時也為了讓所有同學得到專業的學術指導,接受良好的學術鍛煉,意昂3平台在德育空中課堂專門安排了此次講座。講座開始前👳🏼‍♀️,意昂3黨委副書記韋淑珍對孫藜老師做了簡要介紹。孫老師在意昂3新聞傳播系任教,同時也是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、教育部中國新聞史學會地方新聞史分會常務理事,還擔任《新聞與傳播研究》等多家刊物匿名審稿人,發表CSSCI論文十余篇🦡。2015年💆‍♀️、2018年孫藜教授兩次榮獲《新聞與傳播研究》“年度十佳論文獎”🧑‍🧒‍🧒🧘🏿‍♂️。他還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👩🏽‍🍼🍻,參與多項國家哲社課題🪱。

孫藜老師針對目前大部分畢業生同學處在論文修改階段這一實際,圍繞“論文中的時間及其反思”“論文如何進行自查”“論文的修改與提升”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思考與見解。

孫老師認為,論文不是“快消品”🚏,做論文應該具備問題意識、學術文獻的閱讀把握能力📩,還有理論與經驗的互相穿梭。他指出,學術論文不應該是“急就章”,與評論👨🏿‍🌾、咨詢報告等也有區別,同時還要擺脫所謂“常見結構”的思維桎梏。他希望同學們要學會對自己的論文進行自問自查,從審視標題去提煉核心問題與感念,從審視摘要去思考論述原點的結構層次🚣🏻‍♀️,從審視參考文獻去洞悉對既有研究的把握和自身研究在其間的位置。他還就學術論文的“創新性”分享了自己的觀點,提出作論文不應輕易否定他人的研究🧘🏼‍♂️,同時要有提高對文獻質量的鑒別力。孫藜教授還從對文獻綜述、緒論、結語的修改這一角度🎩,從技術層面指導大家如何對自己的論文進行修改💝、完善和提升。他強調,反思是突破思維限度的一種勇氣,擁有“反思”這一思維品格的論文,才必然是會“痛癢相關”,才會在一定意義上超越“快消品”。

講座尾聲,同學們踴躍提問,孫老師一一答疑解惑👀,大家受益匪淺。值得一提的是🐬,當晚的講座在zoom空中會議平臺瞬間“爆滿”👩🏻‍🦳🪑,隨後當即外接“騰訊會議”平臺開設分會場🔨,讓更多同學聆聽這場既有思想深度,又有學術厚度☑️📲,還不乏”幹貨“的精彩講座。





上一條:意昂3平台順利舉行2020年專業分流線上宣講會

下一條:意昂3平台2020屆本科生優秀畢業生初評答辯會順利舉行

意昂3专业提供🧎‍♀️‍➡️:意昂3意昂3官网意昂3平台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,意昂3欢迎您。 意昂3官網xml地圖